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推进嘉兴制造2025

发布时间:2016-07-20 15:17:11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生产者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作为知识型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消费者是制造业,制造业的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需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一、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嘉兴制造2025的客观需要,是转变嘉兴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嘉兴制造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我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246.2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9.5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9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521.23%增加到2014年的27.72%;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口从200539.1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66.11万人。二是结构渐趋优化。如金融业增加值从200538.8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18.3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14%;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0515.78%增加到2014年的23.49%。三是效率日益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人均增加值从200562889元增加到2014年的140601元,高于2014年第三产业的129425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35%。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4年嘉兴市人均GDP15579.26美元,据此可判断嘉兴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同时,参照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提出的不同工业化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标准,嘉兴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均低于10%,达到了工业化水平的较高阶段,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远远低于55%,属于准工业化阶段。综合以上人均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嘉兴已经基本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产业间的互动反应机制较差。根据全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制造业每创造1元增加值,需要1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2005年以来,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只有43.36%,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与制造业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比例不协调。2005201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平均比重只有6.3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则更低,只有3.20%。这表明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科学研究等高精尖技术供给比例低,难以满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相关性。一般说来,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由于在战略上没有充分重视城市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效应,我市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脱节。2014年,嘉兴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95,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 的合理值。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和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使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的协作与支撑。

(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市生产性资金投入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不足。20052014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平均12.36%;而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平均66.46%,遥遥领先于生产性服务业,这种偏向制造业的投资结构必然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大量高端专业人才支撑。但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者总体素质不高,2014年全市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生产性服务业占20.31%,低于工业的23.02%;具有高级职称者,生产性服务业占15.37%,低于工业的16.40%。

(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欠优。一是经营理念滞后。受传统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制造业企业至今仍在沿用“产供销一体化”、“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种自我服务式的经营理念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近年来,我市从财政奖励、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等等,但与工业扶持政策和其他地市相比尚显不足,在用地、用水、用电价格以及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方面也不能享受与工业和其他地市相同的政策规定。三是诚信和法治氛围缺失。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无形性和显著的经验特征,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其服务质量需要企业诚信和社会法治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但由于普遍的诚信缺失和法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嘉兴制造2025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1.信息服务。积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支付、社交网络服务等服务,加快培育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2.科技服务。重点推进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好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嘉兴科创中心、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关村长三角科技创新园、嘉善长三角科技商务区等一批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研发中心和专业服务机构。3.创意设计。加快工业设计、时尚设计、软件设计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4.金融服务。既要依托国际金融广场、基金小镇、秀湖金融港等,利用同城效应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引进股权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又要加强金融服务创新,鼓励和引导投资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创业孵化、财务咨询、融资辅导、投资管理等多元金融咨询服务。5.现代物流服务。要充分发挥嘉兴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综合物流园、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平湖市独山港物流园、海盐临港物流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嘉兴港海河联运项目的推进工作,发挥海河联运优势。切实加强传统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尤其是加大专业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网上交易,用无形市场的信息流,带动有形市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构建全域性物流市场体系和现代化物流服务网络。

(二)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为其它产业部门提供不同的服务活动,而且其内部的产业之间也有着天然的服务关系,彼此间相互提供所需的服务,有着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一方面,结合生产性服务产业具有在中心城市及中心区域高度集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在中心城区建立专门为制造业服务的商务服务区;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建立各种为其服务的公共平台;在各种高技术园区或者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周边建立为其服务的研发平台以及法律、融资、信息、物流等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并结合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打造不同层次与嘉兴特色产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要着力延伸服务业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的互动与渗透,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

(三)着力“两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建设。一要提高我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从单纯注重生产、加工的中间环节转移到依靠产前研发设计、市场调研以及后期广告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不断增加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同时,要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外包,改变“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交给市场化的专业公司,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以更好地提高专业化水平。二要以我市制造业的需求为导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逐步渗透、延伸和拓展各个生产环节,着重加快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创意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要搭建各种形式的信息互动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信息互通和无缝对接。

(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动力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强化资金支撑。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梳理、整合现有扶持服务业专项资金,加大生产性服务业资金扶持力度,重点通过以奖代拨、项目资金贴息等方式给予示范性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补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项目示范等。其次,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健全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再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努力获得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切实将扶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行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外包分离等关键领域,给予包括财政、税收、要素资源、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各类高等院校,开设生产性服务业所需要的相关专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其次,加大人才引进。积极引进生产性服务业紧缺人才,妥善解决好其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和子女上学等问题。再次,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激励机制,开展优秀人才贡献、评先树优竞赛等活动,大力推行技术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