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讴歌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征文 之 我的气象人生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6:00

我的气象人生

综合四支社  范柏松


回忆我的气象人生,感慨万分,我学的是气象专业,但我要做气象事业却很艰难,从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经历文化大革命,做了十年中学老师,后到桐乡气象站工作,撒地建市后再到嘉兴市气象局工作,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我感到十分高兴、激动和自豪。

我是桐乡梧桐镇人,在桐乡读的初中,1958年8月,因桐乡三中(位于桐乡濮院镇)高一新生招不到,所以桐乡教育局决定从桐乡各中学初中二年级中挑选出48人,跳级直接进入桐乡三中读高一,当时我们被称为跃进班。在高中期间我从杂志上看到了台风的科普介绍,台风眼中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千米,但外面是狂风暴雨。高中毕业时我就报考了南京大学气象系,因为高考成绩不错,我被优先录取进入南京大学气象系。进入学校第一天,看到宿舍外墙挂着“欢迎未来的空中哨兵”,心情十分愉快,南京大学又是全国唯一有天地四系的大学(天文系,气象系,地质系,地理系),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学的是天气专门化,班上有8位越南留学生和17位中国学生,大一下学期,为了邦助越南留学生学好中文上好课,系里决定从我们中国学生中挑出几个和越南同学住在一起,二人一个房间,吃饭分开,我和越南同学阮春酒住一个房间,直至一九六六年九月大学毕业。

南京大学位于南京市中心鼓楼区汉口路。大学期间,只要不上课,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经常可以出去逛逛街,我大学一年级时成绩还不错,大学二年级,老师就要我做年级生活委员,当时62年是困难时期,生活委员不仅要订饭,还要发票,发糖票、粮票、肥皂票,还有女同学的卫生纸票等,到了大学三年级又叫我当学习委员。大学四年级开始,去江苏兴化气象站实习,南京气象台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我得到了全优的成绩,感到十分高兴。1966年2月去江苏如皋县搞社教,1966年7月回南大参加文化大革命,参加了八.二七宣传队。当我看到南大生物系女总支书记在校内挂牌游行时、被人用一瓶是墨汁从头浇下,心里感到很难过,从此我不再参与所谓的造反活动了,成了逍遥派。

因为文化大革命,应该1966年毕业的大学生,延迟一年分配工作。当时我们在系里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定位和分配方案,我当时是南大气象系90多名学生中唯一一位成绩为“上”的学生,分配时,当时系里领导要求我留在南大气象系当教师,我因个子小不想留在南大当老师而选择了去北京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予报总台工作,当我高高兴兴拿着报到证去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予报总台报到时,当时台领导就说:“你怎么来了?”,我当时回答说:“我是按分配方案分配过来的”,就这样我在台里工作了。一个月后,台领导又告诉的:“我台不要气象专业的,而要水文专业的,当时已告诉江苏省分配小组。”,经过国家海洋局去南京二次交涉,在江苏省军管委分配小组查看当时谈话记录:“同意不再分配气象毕业生”。但当时江苏省军管委分配小组没有告诉南大气象系。在国家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工作二个月后,又回到南京大学等待重新分配,当时已是1968年上半年,1967年的毕业生又要分配,一九六六年毕业生的遗留问题只好后一步处理,当时我就回家等待重新分配,等六七届分配好之后,我才被分配到江苏省扬州地区宝应县工作,当时大学毕业生要参加劳动锻炼,我被今配到宝应县城北农场劳动锻练,农场旁边就是宝应县气象站,当时我心里想想也不错,就在城边上蛮好。后来又因精兵简政,干部下放,宝应县气象站不要我了,我又被分配到宝应县泾河公社初中教书,我教了二个月后,学校领导又跟我说:“你是大学生,应该去高中教师。”,后我又被叫到张桥中学高中部当老师,在那里教了四年多,过着没有电灯的生活,后因结婚有小孩要求调回浙江桐乡工作,教育局没有同意,我就写信给宝应县县委书记,一年没成,第二年又写信给宝应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批示:“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解决”,我才于1973年2月调到桐乡。当时桐乡气象站是要我的,但桐乡教育局不同意,对我说:“我们是要你来当老师才把你调过来的。”,后来我又在桐乡教了五年多书,直到1978年7月中央提出要专业对口,我才调到桐乡气象站工作,实现了我干气象工作的愿望。

在桐乡气象站工作期间,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当时我们属于嘉兴地区,地区气象局办工地点在湖州,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为了搞课题,三个人在湖州工作整整一个月才写出一篇论文,因为当时连计算器都没有,统计数据用算盘和手算,真的不容易。我也看到了我们气象工作者认真,艰辛的一面。桐乡气象站高姜义同志在一天晚上8时观测时间,狂风暴雨、雷电闪鸣,她毫不犹豫地冒着风险前去观测记录、这就是我们气象工作者的品质。

1984年8月嘉兴撒地建市,我也从桐乡气象站调到嘉兴气象台工作,当了副台长,当时我们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最初我们办公在少年路秀水浴室楼上一套三间房,一间房,冯丽娟一家三口做宿舍,中间一间为办公室,另外一间作机房。我们当时其他人的宿舍在斜西街畜产公司,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毫无怨言,当时有一个中套房间可住二户人家,我和我女儿住一间,湖州来的吴菊坤和她儿子住一间。直到吉水路气象局和水利局,水文站的办公楼、宿舍楼造好才搬了过来,条件才慢慢地好起来。当时市气象局和嘉兴市科委首先置办了计标机,我也去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学习了计标机语言,当时和吴菊坤在局里用计标机语言编程,有一次到半夜突然停电,所编程序因缺乏经验,没有存盘,一切又要从头再来,我吃一堑长一智。努力工作、学习写文章,虽然有些辛苦,但很有自豪感。

1999年、谢局,杜局他们来嘉兴气象局工作。此后,我们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嘉兴气象局新大楼的建造,新气象路的命名,局里、台里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令我们自豪,别人羡慕。嘉兴气象局在全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也积极参与市气象学会的工作,担任市气象学会秘书长。参与了市教委,市科协举办的多次气象夏令营。

回归气象部门后我参与了不少气象科研课题,撰写论文,获得了不少奖项:最初在桐乡气象站,率先研究使用了当时尚属先进的传真天气图,做好预报服务工作,给省内起到了推动作用,该项目获1982年嘉兴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编写的《桐乡县农业气候资料手册》于1986年获桐乡县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长江中下游梅雨预报方法研究中,三篇论文《用前期信息特征综合预报入梅期》《用隶属函数作梅雨长度预报的改进方案》和 《用模糊相似选择预报梅雨强度》先后发表于《浙江气象科技》并获省气象局优秀论文奖;成果获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的《杭嘉湖平原春蚕期桑叶产量预报的初步尝试》一文发表于《农业气象》杂志。参加省科委"六五”攻关课题:《电子计算机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和《电子计算机在蚕桑上的应用》分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省气象台攻关课题的有:《浙江省地县MOS方法试验推广》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我研制的中期MOS预报方法于1986年参加全国气象部门微机成果展览,先后向厦门、烟台、宁波、舟山,台州等气象台提供软件和资料。《中期天气业务及指导预报自动化系统研究》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刊登于《气象科学》 1991年第11卷第2期。参加国家气象局《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研究》课题,获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四等奖。《春季连阴雨与越赤道气流》一文于1990年2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学术会议上作了报告,编入论文集并被评为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有限区域曲面拟合物理量诊断与三维图形显示软件包》参加了本系统全国十省一市微机成果展览,论文发表于1997年2月《浙江气象科技》。《气象为农业服务系列化研究》获嘉兴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嘉兴市农业灾害和气候演变研究》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8篇。获国家气象局、省人民政府、省气象局、市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9项。

我积极参政议政、向嘉兴市政协提交的《健康、稳定地发展濮院羊毛衫市场》的提案,被市政府评为优秀提案。

我原为嘉兴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当过嘉兴市气象学会理事长,嘉兴市政协委员。现是九三学社社员。嘉兴市气象学会,曾在199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先进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