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抓住机遇 统筹规划 加快推进“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

发布时间:2016-07-20 15:21:02

嘉兴是一座运河城市,运河文化是嘉兴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大运河申遗成功使嘉兴成为了世界遗产城市,赢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金字招牌”,也为嘉兴加快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带来了机遇。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嘉兴要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2015年年初又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进行全面部署。嘉兴运河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月芦文杉”(月河、芦席汇、文生修道院、杉青闸)片区运河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积淀最为深厚。挖掘整合开发利用该片区的运河文化资源,对于打造嘉兴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会前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和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成立调研组,就加快推进“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快推进“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现有基础

(一)加快“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是推进嘉兴旅游业大发展的现实需要。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嘉兴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旅游总量和综合贡献率越来越大,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相对全市而言,嘉兴市区的旅游产品竞争力还不强,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还不高,距离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业大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其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还不相符合。加快推进“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带动力,有利于加快形成全市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是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内在要求以“南湖,环城河、运河(一湖二河)和月河、梅湾、芦席汇三个历史街区”为代表的嘉兴南湖大景区,集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和古城文化为一体,于2011年荣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但从目前景区整体建设情况看,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除了南湖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以及月河历史街区等景点外,其他景点建设还没有得到系统规划和有效推进,致使市区十分珍贵的运河文化、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产品,影响了市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嘉兴抓住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不仅是南湖大景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加快“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一是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月芦文杉”片区大运河遗产分布密集、类型丰富、底蕴深厚、价值独特,充分体现了嘉兴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将该片区培育成为城市的核心景区是完全有条件的。二是有较好的基础框架。“月芦文杉”片区沿运河分布着文生修道院、落帆亭等多处文保单位和历史文化遗迹。目前,该片区原有框架还是基本完整,历史文化遗迹原貌大都依然清晰可见,老旧小区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实施该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无需大拆大建、大动干戈。三是有月河的案例借鉴。月河历史街区是“月芦文杉”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业态布局都比较合理,已逐渐在全国各地游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其规模较小,游客集散交通不便,与核心景区建设要求还有差距。但月河的开发经验可为“月芦文杉”片区更好地实施整体开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当前“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深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嘉兴社会各界对如何利用这块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金字招牌”推动旅游业发展十分关注,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但从调查情况看,当前相关层面对发展旅游业以及“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想认识还存在差距。一是对旅游业作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缺乏足够认识;二是对“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在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三是对加快“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是推动市区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缺乏足够认识。

(二)规划制定滞后。市委早在2014723日召开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就已明确提出嘉兴要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是规划制定工作还没有及时跟上。根据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新形势、新目标以及旅游市场发展的新情况、新业态,嘉兴市区新一轮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和“月芦文杉”片区重要景点(节点)建设规划等亟需加紧编制,尽早明确。

(三)精品意识不强。近年来,市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景点的硬件建设,文生修道院、落帆亭、双魁巷、芦席汇、分水墩等一批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到恢复。但从打造精品的要求看还有差距:一方面,旅游硬件建设还不够完善。标志性广场和精品建筑缺乏,旅客集散中心和停车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文旅融合还不够紧密。一些文化遗产点虽有物的展示和内容介绍,但较为简单,对其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发掘不充分、揭示不全面、解读不到位,影响了游客对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感受,也影响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转化为优质的旅游产品。

(四)推进力度不大。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嘉兴市区旅游核心景点建设、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与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月芦文杉”片区作为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开发建设虽然在逐步推进,但仍受到开发机制不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规划衔接、资源整合、部门联动等方面还难以实现有效统筹,总体推进力度不大。

三、加快推进“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路建议

(一)围绕目标,科学规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有关部门应根据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建设目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抓好嘉兴“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科学编制全市尤其是市本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要强化区域统筹,按照“彰显资源特色、串联旅游线路、打造旅游精品”的原则,编制好全市及市本级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二是认真制定“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区域规划。“月芦文杉”片区是嘉兴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主阵地之一,能否编制好该片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将直接关系到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要紧紧围绕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以“全景”的意识做好该片区的区域规划。三是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文生修道院、芦席汇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广场、分水墩等各主要景点以及“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综合配套建设详规的制定工作。

(二)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月芦文杉”片区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关于文生修道院的保护、利用和功能定位问题。文生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曾是天主教中国遣使会唯一的总修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嘉兴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之一。建议将文生修道院作为“嘉兴大运河历史博物馆”,内设中国大运河文化、漕运历史文化、嘉兴运河文化等展示以及相关3D专题片播放厅等板块,集中展现嘉兴运河文化特色,并力求做到历史性、可看性、大众性三者兼顾,使之成为游客了解嘉兴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月芦文杉”片区旅游板块的重要景点。建议将此作为“嘉兴大运河历史博物馆”的主要理由:一是作为“嘉兴大运河历史博物馆”,与文生修道院其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相近。二是设立“嘉兴大运河历史博物馆”,与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相同。三是文生修道院外广场环境以及其本体建筑面积和房屋结构,与“嘉兴大运河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要求相符。

2.关于恢复“望吴门”和建设运河文化广场问题。目前望吴门广场和月河历史街区停车场,虽然在功能上都能为今后“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从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月芦文杉”片区旅游板块看,其功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首先,月河历史街区停车场,场地面积较小,可泊车位有限,而且受环城北路路况制约,大巴车不能入内停靠。其次,望吴门广场现为市民广场,按照旅游功能要求,则明显缺少标志性建筑和游玩空间。为此建议,对该区域地块进行改造,恢复“望吴门”,同时建设运河文化广场。具体建议:在北丽桥南侧恢复“望吴门”,并在两侧建设一定长度的标志性城墙。同时将望吴门广场、月河历史街区停车场改建为运河文化广场。我们认为在此恢复“望吴门”并建设运河文化广场,可以更好地展示嘉兴历史古城的风貌,彰显吴根越角的历史文化;同时游客可以登上城墙,一览城北运河景观。

3.关于芦席汇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问题。芦席汇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块南临环城河秀城河段,西至大运河,北隔分水墩、大运河,与嘉禾北京城相望,三面临水,是市区规划的三大历史街区之一。该区块处在“月芦文杉”片区中心位置,向南通过秀城桥与望吴门广场连接;北侧现有桥梁与分水墩相连,并且通过端平桥还可与嘉禾北京城相连;东北通过秀州路(建议恢复鱼行街原名)、光明街通往文生修道院。目前芦席汇历史街区沿环城河秀城河段历史建筑已经修复,其他正在规划建设中。建议下一步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要充分借鉴月河历史街区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尽可能恢复芦席汇历史街区原有街巷肌理,尤其要重点抓好沿河、秀城桥至分水墩、秀州路(鱼行街)三条骨干街巷建设。另一方面要全面恢复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建筑,切忌规划建设二层以上现代大体量建筑,以免影响该区块整体建筑风貌。

4.关于分水墩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问题。分水墩,四面临水,虽然面积不大,但它集“水工”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身。从“水工”文化看,堆筑分水墩初衷是分流上游来水。隋唐时浙北平原塘浦体系尚未形成,隋江南运河开通后,成为浙北干河,天目苕溪大水主要从运河行洪。进入嘉兴城区后,由于河道狭窄,水流愈发湍急,于是堆筑分水墩将上游来水一分为三:一部分通过分水墩的阻拦转东进入秀水,汇入南湖东流;一部分通过分水墩南的夹河通过鉏河、三店塘东流;大部分则经过分水墩北侧主要河道继续沿苏州塘北流,从而使湍急的水流在分流中得到减缓,减轻杉青闸的压力。从宗教文化看,唐神龙二年(706),分水墩上就建起了水天庵,后虽几经毁废修复,但香火始终旺盛不衰。明清时期,分水墩和水天庵曾是一方名胜和文人墨客的游赏之地。为此建议,在分水墩恢复水天庵宗教场所,同时设置分水墩当年分水“水工”模拟沙盘,供游客游览。

5.关于落帆亭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落帆亭位于城北运河西侧,取船只过闸落帆的实景命名,原是古代杉青闸旁的一处园林,园内假山玲珑,亭轩幽雅,树木苍翠,风光优美,是嘉兴主要风景点之一,也是当时官吏和过闸客商游憩之所。宋代杉青闸由朝廷直接派官员管理,建有官舍,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孝宗赵昚诞生于此。近年有关部门对落帆亭进行重新修葺,略具原形,并且与文生修道院隔河相望。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落帆亭,建议在现有基础上,一是沿运河恢复御码头;二是沟通落帆亭与端平桥之间沿河游步道;三是挖掘当年杉青闸官舍和宋孝宗历史文化,丰富落帆亭的旅游文化内涵。

6.关于嘉禾北京城的改造和功能转换问题。嘉禾北京城是在北京路拆迁基础上建成的,现主要经营家具、装饰、茶叶和仓储服务等,沿运河从北丽桥至端平桥一段有长廊贯通,端平桥至东升路一段有绿道相通。由于嘉禾北京城属于现代建筑,与“月芦文杉”片区历史建筑风格不相适应,给该区块总体开发留下了一定遗憾。但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只要对嘉禾北京城沿运河长廊按照明清建筑风格进行改造,对嘉禾北京城经营业态向旅游相关产业进行转换,该区块仍可与“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建设融为一体,发挥相应功能。

7.关于“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综合配套建设问题对此问题,我们认为要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月芦文杉”片区游客集散中心和停车场建设。鉴于目前月河历史街区停车场功能的局限以及下一步要改建成运河文化广场,游客集散中心和停车场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通过调查我们建议,游客集散中心和停车场可以选址在东升路北侧与文生修道院南侧闸前街旧城改造地块,并将其作为嘉兴市区对外旅游接待的游客集散和停车场副中心。二是“月芦文杉”片区游步道(陆路和水路)建设。陆路:南线,月河历史街区—荷花堤桥—运河西广场—望吴门—运河东广场—秀城桥—芦席汇历史街区—端平桥;北线,月河历史街区—北丽桥—嘉禾北京城沿河长廊—东升路—落帆亭(另通过在嘉禾北京城沿河长廊与分水墩之间架一座木结构步行拱桥,与端平桥一起分别与月河历史街区贯通);东线,芦席汇历史街区—沿运河绿道—文生修道院。水路:一方面做好“月芦文杉”段水上巴士、游船及配套码头建设;另一方面与船游嘉兴(环城河)相衔接。三是按照“全景”要求抓好区域内绿化、亮化工程。水和河道是“月芦文杉”片区旅游开发的一大特色,在绿化、亮化过程中,要注重河岸绿化的亲水性,注重点线面结合,依水造景、借水造势,增强景观效果,充分展示“水都绿城”形象。此外,建议在“杭州海关嘉兴分关”遗址地,按照其原貌恢复其正面墙体建筑,既可见证嘉兴早期对外开放历史,又可美化沿途环境。

(三)注重结合,丰富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旅游的开发建设中,必须注重文旅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提升旅游的品质。一是加强历史文化研究,编好嘉兴故事。应进一步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城北片运河文化遗存,加强民间风俗传说、老街巷名店号等研究,编好嘉兴故事,通过展示馆、导游词等将其充分展示出来,丰富景点的人文内涵,提升景点的文化品质。二是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嘉兴运河文化影响力。定位决定开发,宣传决定影响。大运河申遗成功,其中嘉兴入选河段长度有110公里,占总长度的十分之一。作为运河古城的嘉兴,应牢牢抓住大运河申遗成功契机,根据城市特色和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外推介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游客。三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切实制定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本地高等院校资源,加快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确保“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实施。当前尤其应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训,增进导游作为城市“形象大使”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使他们不仅能讲解表面风景,更能传播其深层内涵,充分展示嘉兴城市的良好形象和独特魅力,让更多的游客“来过,就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