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共富有我』滕明益:深耕广袤田“芯” 助农奔竞共富

发布时间:2022-04-08 20:09:00

2022年是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重要一年,九三学社嘉兴市委员会特别推出“共富有我”栏目,记录嘉兴市九三社员在助力共同富裕路上的好声音、好故事,展现我市广大社员凝心聚力画出最大“共富”同心圆的决心与担当。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滕明益的助农共富故事

滕明益,高级农艺师,海宁市林业果树技术服务站副站长,九三学社社员。三十八年扎根一线,助推农民共富。

滕明益(左一)指导农户种植

初七开年上班的第一天,空气中带着湿寒,黄湾镇尖山村小山圩果蔬专业合作社果蔬基地里,星星点点的野花散落在柑橘树下,彰显着久违的春意,休眠一冬的枝条开始苏醒,滕明益带领站里的同事钻进橘树地里查看果树生长情况。基地管理人员吴永康迎上来报喜,“滕站长,年前我们合作社的社员都领到了分红,少的有几千块,多的有一万多……”该基地40余亩橘树地原是尖山村15户农户的承包地,因品种不佳、管理不善,这片橘林原是农户眼中“种之无果,弃之可惜”的累赘。2020年村委成立了合作社,在滕明益的指导下改良柑橘品种,提升管理水平,2021年底实现社员分红10万余元。

在海宁农业助推共富路上,除了合作社,还有个体农户、养殖转型户、低保困难户等,通过种植“红美人”、“阳光玫瑰”、南方梨等高效水果实现增收增效,这些都离不开滕明益在发展海宁水果产业上的一如既往和孜孜以求。

产业路上的“拓荒者”

一份事业,倾注一往情深。1984年,滕明益毕业后被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海宁市林业果树技术服务站工作,从此与果树“结缘”。至今38年的工作历程,他亲手培育了梨、葡萄、杨梅三大主导水果产业,创立“海昌牌南方梨”“黄湾杨梅”等地方特色品牌,海宁水果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0.26万亩增长到目前的4.24万亩;水果产值从0.06亿元增加到3.4亿元,水果产业成为海宁种植业中的主导产业。滕明益本人也获嘉兴市首批至第三批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嘉兴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海宁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等荣誉称号。

滕明益(左)叮嘱农户注意事项

技术路上的“发光体”

“下个月这些果树就要进入萌芽期了,开沟排水防渍工作要做好,天气放晴后要抓紧剪除枯枝病叶,为后期的管理做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今年冬季雨水特别多,影响了作物的根系生长,滕明益将今年的春季田间课堂提前,叮嘱果农做好措施,将湿害降到最低。

每年滕明益都要开展几十次技术讲座,从田间课堂到科技讲座,到云上助农,再到“一对一”辅导,形式各不相同,农户收获始终满满。“滕站长的讲座我每期都到,接地气、能听懂,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马桥街道新塘村的姚光群原是村里低保户,后来承包土地种植梨树脱了贫、致了富。袁花镇龙联村的蒋文华2014年从养殖转产到种植梨树,在滕明益的指导下,种植面积扩大到82亩,年收益可达80万元,管理水平也已处于海宁前列。滕明益的专业技能像“发光体”一样,照亮了果农的共富路。


开展技术讲座

品牌路上的“定盘星”

好的产品不缺市场和价格,早些年滕明益就清楚认识到产业要高效发展,抓品牌、抓质量是头等大事。引导农户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要致力于解决产品品质和口碑塑造,早些年创造出了“南方梨”区域公共品牌,但产业越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就越多。2018年,滕明益发现,部分种梨户为抢占价格先机,在果子成熟期前提早采摘销售,但甜度和口感都还不达标,这种行为短期或可侥幸获利,长期势必将挫伤“南方梨”的品牌形象。看到“摘青”现象愈演愈烈,滕明益立马组织乡镇农技专管员下乡制止种植户“摘青”行为,同时撰写材料呼吁部门重视,维护品牌形象。2021年在滕明益的推动下,“海昌蜜梨”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一举更是擦亮属于海宁南方梨的名片。同时他鼓励主体挑选优质品种“阳光玫瑰”“红美人”等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类品质擂台赛,用成绩来打响品牌。

滕明益(中)在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发展路上的“先行者”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适应变革,是我们农业从业人员当务之急需要重视的转变和乘势而上的端口”,滕明益勤钻研也勤思考,他认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步子一直在加快,农业政策的调整导向也在变化,面对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人”该如何培养;“非农化”“非粮化”工作的推进,农业增加值和经营主体的生存如何解决,想到这些他感到时不我待,“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维也要紧跟转变,‘新农人’培养不能只偏重于专业,还要往既有‘三农’情怀、又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种植面积的缩减可在提升规模化、设施化、良种化方面加以补足”。边思考、边建议,近年来海宁市的农业人才政策日益优越,人才培养机制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设施补助政策倾向日益明显。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农民富裕富足之树日益茂盛,离不开基层“三农人”对这片土壤的深耕浇灌,而像滕明益一样的“三农人”就是树下的劳作者,却也担负着科技兴农的使命责任,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恰!去田里转转”,滕明益又带领同事踏上了新的征程。

滕明益(右二)指导农户修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