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吴关炳同志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发布时间:2010-02-03 13:37:00

2009928,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浙江省人民政府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了349名浙江省劳动模范和50个浙江省模范集体,我社社员、海宁市科技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吴关炳同志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吴关炳,男,19553月出生,1978年参加工作,1983年从国家化工部科技局调回海宁科技局工作至今的20多年来,一直默默工作科技信息一线,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习惯,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提高,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作为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高分子化工专业的工科毕业生,到地方科技局搞科技情报工作是门外汉,为适应工作,他学习了科技情报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学习专利代理等等。学会了怎样从海量信息中搜集所需科技情报信息,运用网络技术更多更快更好收集和传递科技信息,通过专利代理工作,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调查研究作为科技情报信息工作重要内容,特别将情报调研手段应用到一般调查研究工作之中。近年来他先后独立完成或参与合作完成各类调研报告16项,多项调研报告获得政府及有关部门好评和表彰。如他撰写的“海宁市三大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分别获省科技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三等奖。他积极倡导和主持下创办的《科技参考》信息刊物,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参考和决策服务,受到好评和欢迎。

近年来,科技部门加大了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支持。他充分发挥业务特长,做好技术咨询和申报,对海宁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他负责编制海宁软磁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海宁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先后均通过专家组论证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他负责起草的海宁市皮革产业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试点实施方案,经省科技厅论证,被确定为皮革产业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试点县市。提出了“制革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研究”、“制革工业绿色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等共性技术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这些项目作为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向全国招标并开展研究,对海宁市皮革支柱产业技术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推进了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皮革工业研究中心的成立。

致力科技服务,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多年来,他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尽心尽力去帮助。如2002年某企业提出“羊皮生态服装革开发及工艺技术研究”难题,老专家于义找他,希望在文献检索、技术分析等方面开展合作,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做调研、搞实验,分析研究,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该项目的研究,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制革过程四项有害化学指标超限量问题,使海宁制革业突破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鉴定,该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嘉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海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企业在申报国家级项目时,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存在困难的现状,他组织中心骨干人员先后为有关企业编写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可行性研究报告20余篇,这些项目均得到国家和省科技经费的支持。针对近年来我市企业创新成果增多的情况,他与省专利事务所联系,在海宁分设了专利代理办事处。自2000年以来,共为企业和发明人代理各类专利申请1500多项,提供专利知识咨询1000余次,其中他个人完成的专利申请代理239项,包括发明专利申请64项。同时锻炼出了一支精通专利保护业务的队伍。

吴关炳同志从1998年起连续担任嘉兴市人大四届、五届和六届代表,以及海宁市政协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委员。作为老代表(委员),他把社会兼职视作本职,总是喜欢默默地思考,议案提案以及调研报告“产出率”较高。近年来在嘉兴市人大和海宁市政协共提交议案近10件、提案20多件,多篇议案和提案获得表彰。如2007年提出的“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被嘉兴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建议案。

单位的同事们和熟悉吴关炳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老黄牛”,一个出了名的“与世无争”派。但党和政府及单位的同事并没有忘记他所做出的成绩,他先后被评为20032004年度嘉兴市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海宁市政协优秀政协委员,2005年分别被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和九三学社中央评为优秀社员;2004年获海宁市第六批优秀专业人才荣誉称号,2008年获海宁市劳动模范称号。他所在单位也多次被评为省、嘉兴市科技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