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东方都市广播《世博进行时》:培训看世博
播出时间:2010年3月31日13时 (中波792、调频89.9)
嘉宾:上海城市经济进修学院院长、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潘顺玉教授
主持人:高源、叶波
主持人叶波:很高兴今天能请到潘教授做客我们节目。
主持人高源:你好,潘教授。
主持人叶波:世博会现在临近了,大家也比较关注,这两天我们也听到身边的同事说世博会如何去看,去了又能看到什么?今天我们的话题恰恰就是培训看世博。
主持人高源:对,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培训看世博”。
嘉宾潘顺玉:这个主题很好,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去旅游,旅游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在旅游之前是不是要做功课呢?如果不做功课旅游就会很被动了。就是走马观花了。其实世博会是比普通旅游的层次高得多,容量大得多的大型会展活动。我们从市民的角度就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么大型的活动,这么长的周期,这么多五彩缤纷的话题。怎么能够把握得住。你仅仅是看热闹呢?还是看门道呢?那就要做功课了,做功课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是自己做,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来帮你做。
主持人高源:我们也了解到上海城市经济进修学院就有这样一个课题就是“培训看世博”。看世博真的需要培训吗?
嘉宾潘顺玉:这个一般来讲,对于一个普通的参观者来说他们只要看看有关介绍材料,上网看看相关信息,这个功课就可以了。但是世博会作为一个资源就不能被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旅游项目来对待。它有多种功能,我们站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专业团队的角度来看,这是100年来难得机会。这次世博会是以城市为主题,这还是第一次。城市发展到今天,究竟多少年其实是说不清的,我查过城市发展史,美国的城市发展理论家说,城市的发展史相当大的一部分还埋在地下,甚至有的已经消亡无法考证了。它的发展前景又是那么难以估量。我们对城市的了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了解了一小部分。人类为什么会这么积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现在城市越来越大型化。未来城市会不会消失,如果消失会是怎样。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次世博会能给出一个回答,但是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从我们上海经济进修学院来讲,我们是专业从事城市管理者的培训,当然也接受一般爱好者的培训。
主持人叶波:我们刚说的培训,你们是不是只为一定层次的人来培训而并不是所有人。
嘉宾潘顺玉:我们目前只为城市的管理者,一些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士培训。但也不排除为民众来一个集团的培训。
主持人叶波:其实我们今天就是为我们听众朋友就这个话题来聊一聊。
嘉宾潘顺玉:世博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型的会展,没有再能超过它的了,它的容量是很大的,能提供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它体现了主要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博大而宝贵的学习考察资源,任何一个职业在世博会里都能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看热闹也罢,看门道也好。获得知识的提炼也好,人生的感悟也好。它都可以提供,有很多可看,可赏,可叹,可赞的东西。可以为各地的城市管理者提供经验,对普通老百姓也是多多有意的。我们打个比方。我们很多国家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为什么要把国家馆造成这个样子呢?又有什么含义呢?它的理念又是什么?中国馆为什么是方方正正的,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很多馆都开始宣传了。其实这就是城市的文化和民族的文化,这样大型的会展事实上就是世界文化的大交流。
主持人叶波:确实是,虽然我没进去过,但是看过效果图。各馆的形状、颜色、材料都不一样。
主持人高源:就像英国馆,它的外形就是毛茸茸的,像触须一样。的确是包含着文化的层次在里面。深究起来,包含着各国的科技和文化的东西在里面。
嘉宾潘顺玉:各国场馆基本的形态的设计显然依托各国民族的文化,但是实现就要靠各国的科技手段了。它就形成了一个可供审美的对象,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可能就是看不完的世博会,也许结束了以后还能细细去品味。那这样是不是要做一些功课呢?
主持人高源:这么说来就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了,就是要做的功课太多了。比如这么多的国家的历史和人文都要去了解,你们这个培训又是怎么来进行的呢?
嘉宾潘顺玉:我打个比方,江南人都喜欢吃螃蟹,但是有的人吃得很快,有的人却能吃很长时间。其实我们没必要贪多,因为人生是学不完的,世博会是难得的。虽然要尽可能多,但是还要找一个突破口。后面肯定会有相关资料留下来,现在技术手段多了。但是还是要找自己最感兴趣的来看,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去感悟,要细心地去品味。参观世博会更多的是感悟,这样才会感觉是不虚此行。对我们学院来讲,我们也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些可供报名的课题。但不是单个的,希望是团队的。我们原来考虑的重点是在管理层,这个我们可以量身打造。我们普通参观者来看世博会,回去以后也希望能对家乡的城市或城镇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世博会上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如何在自己身边实现呢?这不就是世博会的主题吗?而且不一定在城市,就是农村也可以变得更好。
主持人高源:有的听众打电话来问,问你们是如何来培训的。
嘉宾潘顺玉:我们根据前面的计划,可能比较偏重一些城市管理的干部,根据不同门类设计了一些课程。我们叫它观摩研修班,我们能够安排他们参观场馆,同时结合我们的专家资源,给他们讲解有关知识,或是陪同参观。这样让他们和当地的情况结合起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城市都是千层一面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其实在造型上和空间的利用上都可以融入自己的文化和个性,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个性。我们除了安排常规的培训以外,其实更希望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相关文化和理念。一个城市其实就像人一样,同样是有灵魂的。如何才能提高城市的元气,让它神采飞扬,这事实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课题。
主持人高源:这其实也应该是在参观完以后留下来深层次的思考,也算是在文化层面上后续的利用,这个培训在开园以后还会进行吗?
嘉宾潘顺玉:我们会在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的,包括世博会以后我们还有后续培训,因为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对普通人来说,利用世博会来游览一下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站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角度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看一下世博会的话,事实上就是对上海世博会资源的浪费。
主持人高源:好的,谢谢潘教授。
主持人叶波:今天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