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一支茭白富了一方农民——桐乡基层委员会科技兴农社会服务侧记

发布时间:2015-05-05 09:14:00

     

201011月,秋高气爽,桐乡龙翔街道董家茭白基地,万亩茭白一碧千里,绿意盎然。平日静悄悄的茭白田头,今日人头攒动,桐乡基层委员会“董家茭白科技兴农服务基地”在此揭牌,这是桐乡市首个民主党派科技兴农服务基地正式挂牌。桐乡市委统战部、龙翔街道党委政府有关领导、龙翔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以及桐乡九三农业支社部分社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田间村头的茭白种植户放下手头的农活,纷纷前往基地,见证这一具有意义的时刻。当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盛颂恩、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主委马玉华亲自揭开“董家茭白科技兴农服务基地”牌子时,现场掌声一片,省科技示范户张永根激动地说:董家茭白从1987年的0.4亩到10000亩,亩产量从1000千克到3000千克,亩产值从2000多元到如今的1万元,一支茭白富了我们一方农民,感谢九三学社、感谢九三学社桐乡的农业专家!

一支小小的茭白如何成就今天的万亩亿元工程?一次小小的揭牌仪式为何能在当地农民的心头引起如此共鸣呢?

科普孕育  20世纪90年代,桐乡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社员杨承禹在炉头镇各村调研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基础上,编写了《效益农业新技术》的小册子,其中“董家茭白”作为重要实例,以《一支茭白富了一方农民》为题放在首篇位置,从产销趋势、经济效益和主要栽培技术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介绍。小册子发给全镇每家农户学习交流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2004年他又编写了《董家茭白》一书,印制5000册发送全市农村,茭白主产区龙翔街道每户一册。并由科技示范户、与农户加强面对面指导,董家茭白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多方推进  在科普孕育下,当地农民种植茭白的热情日益高涨,为了让茭白基地更快更好地发展,桐乡基层委员会农业条线的社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多方举措,深入推进。一是制定规程。先后制定了《董家茭白无公害操作规程》和村规民约,规范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产品出售。2002年,与当地农技干部一起总结推广了科技示范户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养萍护茭”和“二浅二深”的水浆管理等经验,使董家茭白“白、嫩、壮”的质量不断提高,声誉也越来越高。2002年获浙江省农博会优质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农产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审核为绿色食品。二是选育优良品种。2005年基层委员会与省农科院专家联系,引进“浙911”双季茭白新品种。之后,又选育出优质高产新品种“龙茭二号”,目前“浙911”联同“龙茭2号”推广面积已达95%以上,成为生产基地的当家品种。三是成立协会,壮大基地实力。2002年在龙翔街道党委的重视、董家村党支部和市科协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董家茭白专业技术协会,2003年又成立了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目前90%茭白进入专业市场交易。四是引进人才。2004年通过老社员杨承禹的介绍,嘉兴农校的李水林(九三学社社员)老师来到龙翔街道,发展现代化茭白生产示范基地。2005年他在省科技示范户张永根的配合下,在金牛村建立大棚茭白130余亩,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目前整个基地的大棚茭白已发展到2300亩,使春茭亩效益从3000多元提高到1万多元,亩产值猛增了3.3倍。

科研引领  桐乡基层委员会农业条线的社员,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科技创新的力量,引领着董家茭白基地不断发展。2004年基层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董家茭白发展现状及其产业提升的建议》,提出要重视“保鲜冷库扩容”问题,经过广泛宣传和生产实践,冷库容积量大增,缓解了市场上茭白供应过于集中的现象,同时通过冷藏保鲜技术改进,延长了茭白保鲜时间。20075月,在基层委员会和龙翔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董家茭白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省农科院植保和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嘉兴市农经局、桐乡市农经局,桐乡市委统战部,市科技局有关领导、专家和教授,以及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代表等参加研讨会,通过专家问诊把脉,进一步为董家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献计。2007年起,茭白基地开展种养制度创新,试验示范“茭田养鸭”,2012年后又开展茭田养泥鳅技术试验,实施种养结合,一田两用,增效增收。茭田养泥鳅示范试验取得成功后随即推广应用,到2014年茭田养泥鳅面积已扩大到3000多亩,亩产商品泥鳅25千克,总产值可增加375万元。而且可少用或不用治虫农药,使董家茭白产品真正达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

回顾桐乡基层委员会十几年来支持董家茭白产业发展壮大,桐乡基层委员会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持之以恒地长期结对科技兴农的过程中,深感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中有三点值得总结的经验:一是挖掘人才,发挥优势。桐乡基层委员会汇聚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专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耕耘,为农服务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农村。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是开展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法宝;二是持之以恒,形成品牌。董家茭白基地每一步的发展成长,是桐乡基层委员会十几年来长期服务的结果。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精力用好用足,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需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不因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更换而中断,不因农业专家的退休而终止,要始终把它作为党派的一项常规工作,在不断持续的过程中形成品牌;三是坚持创新思想,引导产业发展。如何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支撑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是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的特色。桐乡基层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农业产业发展阶段,提出创新思路,引导茭白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提前开展试验示范,为产业发展后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提高市场竞争力,使董家茭白基地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做到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销售创新,并成为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