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完善考核机制 凸显产业引领 高质量推进嘉兴特色小镇建设

发布时间:2017-05-25 14:30:0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培育并形成了一大批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和“特色”,成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符号”。为进一步加快新常态下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起,我省相继出台有关特色小镇建设的文件,提出通过三年的培育创建,在全省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特色小镇29个,其中9个入围省级创建名单,7个入围省级培育名单,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二,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初显。 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创建考核机制不尽完善;二是核心产业引领不够鲜明;三是功能不够融合;四是体制机制建设有待优化。为此我们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分类考评。加大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分类考核力度。一是根据“特色产业”的不同定位,增加设置投入产出率、产业集聚度、知名度、产业前沿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二是根据开发建设的不同情况,合理设置不同的创建期限,合理分配年度投资,以免为完成考核仓促开发而影响整体质量。三是根据产业类型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特色产业投资占比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
    2、强化产业引领,提升产业支撑。一要坚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指导和鼓励各地特色小镇做强做精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二要主攻特色核心产业。在产业布局总体谋划上突出高端产业集聚,注重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围绕拉长产业链着力集聚一批与产业定位紧密关联的企业。三要注重产业培育的精而强。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力争在小空间内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与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契机,舍得摒弃和尽快剥离偏离发展定位的项目和产业,打造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升级版”。

3、强化“三生”融合,彰显“小镇味道”。坚持生态发展新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突出小镇的社区功能,通过“城市客厅”的打造,将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商业配套等整合起来。注重汇集人文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烙印的人文标识,彰显“小镇味道”。

    4、强化机制创新,形成发展合力。一是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符合发展定位、实力雄厚的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布局产业链的天然优势和能力。注重发挥既有龙头企业的作用,吸引和集聚一批与产业定位紧密关联的企业,拉长产业链。二是注重集聚创新人才。定制个性化政策,做好“吸引、集聚、留住”创新人才三篇文章,吸引各类创新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资金上,市县财政可适当向特色小镇所在镇(街道)倾斜,争取省财政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探索建立嘉兴市特色小镇发展投资基金。注重发挥浙江民间资本丰厚的优势,采用PPP等方式,向全社会募集建设资金。土地方面,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多规合一”试点等,以存量建设用地异地置换等方式增加用地指标和用地空间,确保特色小镇享受到更大的政策红利。